各学院:
为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质量,做好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工作,学校先后确立了第一批应用型课程50门、第二批应用型课程62门,共112门。为持续推动应用型课程建设,督促教师按照《yabovip168应用型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冀民族师院政〔2017〕49号)文件要求和课程建设规划认真落实,保证课程建设的持续性和效果,教务处已于2019年12月对第一、二批应用型课程进行了第一次验收工作,现将对已经立项建设的两批符合验收标准的应用型课程开展第二次验收工作。此次申请验收的课程需开设两轮以上,课程负责人需按要求提供下列材料:
1.应用型课程结项申请表(附件1);
2.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3.过程性考核材料;
4.应用型课程听评课评价表(附件2)。
请各位课程负责人在6月20日下班前将应用型课程结项申请表电子版发送至邮箱,同时将结项申请表纸质版(一式两份)以及以上结项所需材料整理汇总后交至教务处教研科(行政楼236,除结项申请表外的其他材料,验收结束后可返还各位教师)。
联系人:尚宇辉,孙羽潇。联系电话:2370065。
yabovip168教务处
2020年6月3日
主送:各教学单位
yabovip168教务处
2020年6月3日印发
附件1:yabovip168应用型课程结项申请表
一、课程及课程负责人基本信息
负责人姓名 |
|
所属院系 |
|
课程团队成员 |
|
课程名称 |
|
授课专业及班级 |
|
课程类别 |
□通识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实践课 |
二、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双师型教师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
|
三、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的成效,是否有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或教改项目;是否发表了教研论文,如有,须注明。
|
四、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如何做到以项目为载体,应用为导向;怎样进行的知识体系重构。
|
五、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教学做合一;是否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及其他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如何。
|
六、教学条件
1.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是否选用优秀教材情况,是否有自编应用型教材或讲义;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建设情况;实践教材配套情况)
|
2.实践教学(是否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基地条件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 |
3.网络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混合式教学开展情况) |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
|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
3.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
八、教学效果
1. 学生学习效果统计与分析
|
2. 学院督导、同行教师、学生评价情况 |
九、课程特色与创新
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发挥的借鉴作用
|
十、经费执行情况
十一、专家听课情况
专家随机听课评价(由听课专家填写)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
十二、审核意见
二级学院专业委员会审核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
教务处审核意见 |
处长(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
学 校 审 核 意 见 |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附件2:yabovip168应用型课程听课评价表
授课教师 |
|
课程名称 |
|
授课班级 |
|
上课教室 |
|
听课时间 |
|
听课人 |
|
课程评价 |
课程定位
服务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度 |
|
课程设计
“双基双技”与实践的融合度 |
|
课程实施
“教、学、做”合一的紧密度 |
|
课程评价
应用能力在工作中的表现度 |
|
课程资料
服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完整度 |
|
综合评价 |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
注:综合评价根据各项指标写出总评意见,在相应等级后面画√。